资讯新闻

资讯新闻

我校开展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与2015级新生对话会”

撰稿: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施芳媚   摄影:   编辑:学工部宣传中心 叶梦丽 摄影: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裴琳仕   发布时间:2015-10-16  浏览量:722

10月13日晚上,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院长与2015级新生对话会”于主楼群三号楼大报告厅开展。

“一个人要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一个人要爱自己、爱国家”,诚如戴一峰副院长所言,学海无涯,大爱无疆,所以更要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会议现场,戴副院长就我校的校训、校名、人才培养模式、办学设施、师资队伍和个人兴趣能力、理想目标谈了一些看法。关于学习,戴副院长表示同学们应自主、自觉与自立。自主指的是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自觉指的是从言听计从到独立思考、自立则是指从中学的纪律约束到大学的自由王国。

面对第一个电子信息工程女同学魏贞关于如何成才的提问,戴副院长显得有些惊讶。他是这样形容的:“在男孩成堆的环境中,女孩破土而出。”随后他对该同学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要有目标;其次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然后互相交流;最后要有谦虚谨慎的态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李剑辉同学对于现在大学生就业问题、学校如何应对社会近况及教育应该如何改革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戴副院长从大学生培养目标:能就业、能找到工作到完整地具有各种基本素质来详细回答李同学的疑问。他强调我校的理念是从这中找一个平衡,并表明大学不是在灌输知识,而是在培养能力、激发潜能,让同学们自觉自愿将能力转化为现实。对于传统高校面临着专业不对口就业的问题,在回答的同时戴副院长也给15级新生一个忠告:大学四年不要只蹲在自己的专业。

“以您的人生阅历来讲,您觉得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戴先锋同学提出了这一发人深省的问题。对此,戴副院长不仅提及《约翰·克利斯朵夫》一书中“人生意义是竭尽全力实践上天赋予你潜在的能力”的情节来详细说明,同时戴副院长也与新生分享了马克思·韦伯对人生意义的几句言论“当一个人做事时,有三种基本的态度,使命、事业、求生的手段”。最后戴副院长联系自己某一天清晨在厦门大学情人谷见云卷云舒,雏鸟清啼,顿悟“存在就是一种意义,而人生的意义就是竭尽所能地实现这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