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举办“守诚信,知礼和,懂奉献”系列团课第一讲——爱心奉献:志愿者服务
撰稿: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徐鸿鸣 摄影: 编辑:学工部宣传中心 蔡雅雅 摄影: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陈儒宏 发布时间:2016-04-07 浏览量:708
4月5日中午,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于经管大楼301教室举办“守诚信,知礼和,懂奉献”系列团课第一讲——爱心奉献:志愿者服务。旨在通过团课学习使当代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品味传统文化的魅力,并通过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诚实的力量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建设和谐文明校园。莅临本次团课的嘉宾有党总支书记林斌老师和团建中心指导老师史扬老师。
团歌见证:对传统文化表达继承发扬
团课开始前,全体成员起立对庄严肃穆的共青团团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致敬。铿锵的音乐以其雄壮的气魄、朝气蓬勃的旋律唱出了新一代青年的强音,树立并明确在场入党积极分子对党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的态度。
亲身经历:对爱心奉献进行全面诠释
在这样郑重严肃的气氛下,林斌老师与信院各个专业的入党积极分子分享自己做志愿者的经历。从“为什么做志愿者、做志愿者的精神实质是什么、怎么做志愿者”三方面,分别向在场的同学们讲述了他一路以来做志愿者时遇到的困难以及精神上的满足和收到的回报,强调说明“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的道理。
强调意义:向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学习
为了让在场同学充分了解爱心奉献的传统,明确“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林斌老师表示:“青年志愿者参与公益活动是义务,也是权利。让我们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给予自己一片安宁愉悦的心境,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减少疏远感。”在解释做志愿者的原因时,林斌老师强调:“既是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也是传递爱心和正能量。”
明确内涵:把实际例子化为自身行动
林斌老师表示,志愿者的精神实质有三点:志愿服务是我国五千年文明的光荣传统;志愿服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服务是“五四”爱国精神在新时期下的发扬。同时,他提问:“为了帮助新生更快地了解大学校园,学长学姐们主动放弃了自己的时间。那么在新一届学弟学妹们即将入学时,我们是否愿意放弃一些个人的利益来做志愿者,去引导他们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在场同学们深思。15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系陈儒宏同学表示:“在我们享受入学时的热情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将这种爱心奉献的传统传承下去。而我在接下来也会报名志愿者行动,温暖大家。”
以小见大:把力所能及变成心灵满足
最后,林斌老师为我们说明了如何去做一名志愿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可以参与扶贫开发、小区建设、环境保护、应急救助、支教助学、社会公益等项目。同时,林斌老师还表示:“这不仅可以让你在社会实践中快速成长,更能收获心灵上的愉悦与满足,为大学四年乃至以后的人生都留下珍贵的回忆与宝贵的经验。”
“守诚信,知礼和,懂奉献”系列团课第一讲至此结束,不少同学表示受益良多,会多多考虑参与志愿者活动,以继承弘扬爱心奉献的传统文化。据悉,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在4月7日中午12点半将再次于此举行“守诚信,知礼和,懂奉献”系列团课第二讲——“诚信 知礼”。收益良多的听众表示还会继续关注这一堂来自老师倾心叮嘱和来自传统文化美德熏陶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