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新闻

资讯新闻

2015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团支部开展关爱自闭症儿童公益讲座

撰稿: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陈儒宏   摄影:   编辑:学工部宣传中心 林佳雯 摄影: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徐鸿鸣   发布时间:2016-05-13  浏览量:834

为了积极响应共青团中央的号召,认真落实“三走”活动,同时鼓励我校学子走出校门更多地与外界进行沟通与交流,5月12日中午12点30分,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015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团支部于经管大楼301教室开展了以“携手一路童行,有爱便不孤独”为主题的“卫蓝星空”关爱自闭症儿童公益讲座。本次讲座旨在通过讲解自闭症知识和普及帮助自闭症儿童的方法,为每一位自闭症患者搭架起一座通往幸福的桥梁。本次讲座由厦门市爱慧自闭症康复中心教务主任赖燕华主讲,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宣传中心指导老师陈小彬担任嘉宾。

自闭症知识科普:严肃看待,以平常心对待

自闭症又叫儿童孤独症,主要表现为行为重复刻板、兴趣局限狭窄、人际交往障碍、言语发育迟滞。截止4月2日,全球自闭症患者已经达到6700万,我国自闭症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上升。据人口普查统计显示,中国儿童人口数量为2.9亿左右,而自闭症儿童约占了儿童总数的0.6%。有估计称,中国内地自闭症患儿已超过100万,且患病率正逐年上升,而未被诊断发现和有孤独症倾向的儿童则可能有更多。

面对我国自闭症患儿的严峻情况,赖燕华主任表示,对自闭症患儿的异样眼光以及排斥心理和患者康复期间所需承担的巨大经济负担是自闭症治疗所面临的严峻情况。对于这种先天存在的病,赖燕华主任表示,需要早发现,早治疗,坚持以非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赖燕华主任认为,对自闭症患者的认识不能片面停留在“不善言辞、交流和语言障碍、只进行重复刻板的行为以及只对有限的活动感兴趣”上,近年来很多自闭症孩子经过了长期的培训已经能够融入社会,对于他们应该少一点偏见,少一点异样的眼光,多一点包容和理解。

普及简单帮助治疗:交流了解,用公益心对待

对于自闭症的治疗手段与方法,赖燕华主任以爱慧自闭症康复中心针对患儿的实际医疗手段为例子,强调了陪伴的重要性。爱慧自闭症康复中心对患儿进行了日常教学与社会性融合活动,并应用了结构化整体教学、应用行为分析等方法对患儿进行治疗。此外,志愿者辅课也是一个帮助患者康复的有效途径,这不仅可以让自闭症患儿接触到更多的人,也可以使志愿者了解到隐藏在患儿内心的情感。

在接下来的问答环节中,赖燕华主任对自闭症是否只能进行康复而无法完全治愈这一问题进行了解答。此外,赖燕华主任表示,家长需要观察孩子早期的沟通能力和反应能力,若发现有自闭症预兆需提早进行康复治疗。赖燕华主任还提出,家长是患儿治疗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患儿的治疗过程中,家长需全程陪伴和照料患儿。

对于本次讲座,在场听众纷纷表示收获颇丰。2015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陈坚同学感叹道:“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人去包容与理解自闭症患儿,多几分耐心与交流,去努力接纳他们。为困守在独自房里的他们,打开一扇通往外界的大门。”会计与金融学院的傅玥同学表示,通过此次活动,她深刻认识到了自闭症患儿的现况,并对自闭症的治疗方法与康复过程有了更多的了解。2014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贾婷婷同学也表示,通过本次活动她极大程度地认识到了自闭症患儿的孤苦,并希望能够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去宣传更多有关自闭症的知识,参与到自闭症康复的活动中去。

讲座最后,陈小彬老师指出,志愿者要对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了解,分批参与公益活动,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帮助到相关机构和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他希望同学们在参与志愿者活动时能多些做公益的初心,少些争荣誉的私心,并且在今后能够持续地参与到公益事业和志愿活动中去。

QQ图片20160513163230.jpg

QQ图片20160513163236.jpg

QQ图片2016051316362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