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I-输液”暑期社会实践队对产品进行改进
撰稿: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邱锦华 摄影: 编辑:学工部宣传中心 林佳雯 摄影: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林大理 发布时间:2016-08-04 浏览量:734
经过多天的调查和数据整理之后,8月2日,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I-输液”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漳州市浮宫镇的福建凯思达电子有限公司,通过与电子技术方面专业人员的交流,对智能输液监控系统的软硬件进行了改进。
据悉,福建凯思达电子有限公司主要研发、生产和销售汽车电子控制器系统、机电一体化部件电驱动系统以及车用智能照明系统等系列高科技产品,为福建汽车电子产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I-输液”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公司总经理符小军的带领和科技人员杨国强的介绍下,参观和了解了部分电子控制器成品及其工作原理。
随后,实践队副队长王萍萍对智能输液监控系统进行了演示,并详细介绍了智能输液系统的软硬件结构。“红外感应器拆卸难度比较大,如果换成电容式传感器,茂菲氏滴管两边涂锡,一边作为正极一边作为负极,这样可以检测液体的流量,进而判断剩余液面高度以及是否发出报警信号,这样还可以解决原本红外线传感器检测不到滴速然后出现故障这个缺陷。”公司总经理符小军在查看智能输液系统硬件后说道。
除了展示在茂菲氏滴管外硬件的滴速控制以及智能报警功能外,实践队副队长王萍萍还将智能输液系统与手机APP相连接,这可以对输液信息进行精确反馈。“智能输液系统缺少与PC上位机的终端通信,可以改变系统编程,在信息反馈的同时设置自动拨号。这样就可以在输液结束或者医疗隐患发生情况下,通过预先输入的病人手机号码自动拨打医院服务台号码进行提醒。”公司科技人员杨国强尝试用手机实现与智能输液系统的信息反馈后说道。
此外,“I-输液”暑期社会实践队还对智能输液系统的几个主要功能进行了综合设计与改进。合理选择系统器件,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以及软硬件设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