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分享会
撰稿: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陈儒宏 摄影: 编辑:学工部宣传中心 林佳雯 摄影: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陈儒宏 发布时间:2016-10-16 浏览量:534
10月15日中午12点30分,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于理工大楼210教室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分享会。信院党总支书记林斌、党总支副书记兼青年志愿者队指导老师赵慧、团委书记兼学生委员会指导老师陈惠萍、团建中心指导老师史扬参加了本次分享会。
广袤无垠的蓝天一直是人们探寻的对象。青队创立的“TKK-UAV”无人机暑期社会实践小队与大家分享了他们本次实践的成果。在团队介绍后,青队同学就对无人机的作用以及当下背景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在认真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后,青队本次的暑期社会实践宣讲也到了尾声。
“智能城市,物联生活”是当下一大趋势。学生会为同学们讲解了有关“智慧琴房”的智能管理新设想。针对当下校园琴房租借繁琐与困难等问题,学生会运用了物联网相关专业知识设计了“智慧琴房”这一便捷软件。在参加了多场活动与研讨会以及请教了专业人士后,学生会对此软件进行了整改与完善,这一实践过程也得到了林斌老师的肯定。同时,林斌老师也对学生会的宣讲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可以合理利用PPT与相关事例来提高推广力度。最后,学生会对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答,得到了同学们的肯定与支持。
在常有医疗事故发生的当下,团建中心成立的“I-输液”团队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推出了智能输液系统,为医护人员们提供了第二双眼睛。前期不断的走访调查让“I-输液”团队充分认识到当下的医护情况以及产品的专业知识。之后的问卷调查也给予了团队改进与完善的方向。后期经过群众调查与产品反馈后的智能输液系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登上了一场场比赛的舞台,经历过各种考验的智能输液系统也得到了林斌老师的肯定。但在演讲方面,林斌老师希望团队能对产品的功能进行一些介绍,这样可以让同学们能更深入了解这一产品,同时也可以加入一些技术介绍,进一步提高产品的专业性。在问答环节,团队就安全性方面给出了合理的答复,同时也对产品在保证了卫生安全下还能降低使用成本的这一特点进行了宣传。
宣传中心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则带领大家深入挖掘了闽南文化。在事先进行人群调查后,团队通过美食与戏曲这两个人们普遍感兴趣的方面,来进一步探究了闽南当地的特色与相应的背景故事。之后,团队走出校园,去感受了闽南当地的生活。演讲过后,林斌老师希望团队能通过大数据透视闽南文化,用调查数据去介绍现代人对闽南文化的印象与喜爱。
在个人宣讲环节,西部支教团队从三个点对他们本次暑期实践进行了总结汇报。为了奉献爱心,支教团队步入宁夏,对当地学生进行支教活动。在支教过程中,团队了解到了当地人对教育不重视的情况。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团队在支教之余与当地学生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并对事前了解到的个别的家暴情况进行了对应的家访与调解。汇报感动了在场的同学们,同为支教人员的林斌老师也对团队提出了一些宣讲意见。林斌老师希望团队能介绍当地严重缺水的情况,选取一些更有震撼效果的照片,同时要抓取个人以及活动亮点,并写出整体感悟。
在各团队宣讲结束后,林斌老师对本次分享会进行了总结。林斌老师表示,在本次暑期社会实践中,可以感受到各团队更为明显的公益性与专业性。同时希望各团队提高计划性,最好能够增加调研与产品功能的介绍。林斌老师强调,一个实践活动在有了前期的计划与准备工作之后,最重要的是要有深度。最后,林斌老师希望各团队能够将社会实践当成未来研发工作的预演,一个成功的实践活动是要能够结识伙伴、培养能力,并从中获得快乐。
总结过后,本次暑期社会实践信院分享会落下帷幕,在场同学们也都收获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