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学院举办“资产追缴国际合作”的主题讲座
撰稿:法学院 王子言 摄影: 编辑:学工部宣传中心 谢炜玲 摄影:法学院 庄宇铃 发布时间:2017-07-11 浏览量:100
7月10日晚,法学院在人文大楼301教室举办“资产追缴国际合作”主题讲座,主讲人是前香港廉政公署执行处首席调查主任Mr.Michael Burley IMS。到场嘉宾有法学院陈雪琴副教授,法学院专任教师姜宇、罗芳、韦佳以及教学秘书杨伦桂。
Mr.Michael Burley IMS来自英国,是前香港廉政公署执行处首席调查主任,廉政公署律政司秘书长,前英国汉普郡警署高级警察,香港廉政公署荣誉奖章获得者,香港特区执法功勋奖章获得者,同时他也是一名反腐败与洗钱专家,国际刑警反腐败文献的编撰者。
讲座在姜宇博士的主持下开展,韦佳博士担任现场翻译。开场,Mr.Michael Burley IMS首先阐述了他对于反腐的一些看法,“腐败问题是很严重的,不管是在什么国家、社会,腐败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但腐败不是在每一个国家都会发生的,是在某一些地区,只有在某些人身上才会发生。有些国家自然的就会发生腐败问题,不管是发达的国家还是不发达的国家,都是有腐败问题的。”
接着,Mr.Michael Burley IMS又通过视频向我们简单地介绍了香港廉政公署这个打击贪污的独立执法机构。香港廉政公署成立于1974年,它的成立要得益于香港对于反腐败法律的重视。在演讲中,Mr.Michael Burley IMS用幻灯片详细地讲述了香港反腐败法律条例颁布、修改的历程,以及香港廉政公署的成立背景。Mr.Michael Burley IMS在香港廉政公署建立之初建议,这个机构应有三个职责,第一个是执行与起诉,第二个是预防,第三个是教育。因为他的建议, 香港廉政公署的三个执行机构由此诞生,分别是执行处、防止贪污处、社区关系处。Mr.Michael Burley IMS在演讲中为大家介绍了香港廉政公署的职责和内部各个机构的职责与工作。
在演讲的下半场,Mr.Michael Burley IMS主要讲解了由他办理的马来西亚的大型跨国洗钱案件,他介绍了与多国协调合作处理此案的过程,并通过合作中发生的一些事情教导我们,“腐败不分国界,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都会牵涉到的,当牵涉到其他法律体系时,我们需要非常小心仔细。”“犯罪者的视野是很广的,我们也需要如此。”
互动环节中,16级法学的左佳同学提问,“您对政府的反腐败法律改革有何看法?”Mr.Michael Burley IMS认为目前香港法律的发展还是跟不上时代的节奏,立法仍需完善,法律条例仍有需修改的地方。14级法学的潘晨啸同学问道,“在反腐败以及国际资产追缴的过程中,科技的进步会不会给香港廉政公署带来挑战?”Mr.Michael Burley IMS坦言会带来挑战,香港廉政公署目前面临最大的挑战是信息的不对称,他认为会存在这样的挑战是因为制度的问题,由制度导致技术人才匮乏,当然,香港廉政公署也在积极培训内部人员,应对挑战。
最后,法学院陈雪琴副教授为Mr.Michael Burley IMS赠送了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的纪念品。Mr.Michael Burley IMS幽默地表示作为香港廉政公署的官员,虽然他已经退休了,但他必须公示礼物,看看会不会过于贵重。在听到他这句话后,全场响起了笑声。在嘉宾们与Mr.Michael Burley IMS合影留念后,此次演讲正式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