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读队举办“师说”系列讲座
撰稿:晨读队:张烨 摄影: 编辑:学工部宣传中心 王俊婕 发布时间:2018-04-27 浏览量:212
4月25日晨读队在主楼群4号楼312举办“师说”系列讲座,请来了人文与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张开焱老师为我们讲解盘古神话。
神话,如同它的名称一般,是一个民族最为神秘的所在。透过神话,我们可以窥见一个民族一方文化的过去、今生,为未来。盘古神话,是流传于中华大地上最早的创世神话,它为我们揭示了古人眼中的世界之源。在讲座之初,张老师为我们引入了“盘古神话究竟是本土的还是外来的”这个讨论话题。为何会出现这样的争论呢?原是在那远早于中国便产生了文明的印度,已经出现了两个与盘古神话极其相似的神话,让人不得不怀疑中国的创世神话是由印度神话传播而来。
为此,张老师为同学们举例“盘古创世神话外来说及本土说文献证据再检讨”。依照张老师例举的大量考证来看,不论是支持盘古神话外来说的明代马欢、日本学者高木敏雄、吕思勉、何新、叶舒宪,还是支持盘古神话本土说的学者尊佑、茅盾、闻一多、常任侠、范文澜、袁珂、张振犁、马卉欣等,都存在证据不充分、有纰漏的现象,都是站不住脚的。
随后,张老师又从“盘古创世神话的异域影响与本土元素”的角度分析了自己的观点见解。他认为,盘古创世神话的主要元素,在中国古代神话和其它文化形式中基本都存在,在某种特殊契机中,这些元素的组合,完全可能产生盘古创世神话,所以,断言盘古神话完全是外来的,这个观点并不可靠。盘古神话中具有丰富的中国元素。这些元素组合成创世神话,需要某种启发、某些契机、某些特殊的机缘。这个契机和机缘很可能是印度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转述的那些创世神话提供的。盘古创世神话在东汉晚期和三国期间出现,应非偶然。它可能既非完全外来物也非完全本土产物,而是以本土文化元素为基础,在外来文化的启发诱导之下进行整合创造的结果。
张老师从文献证据、考究方式等角度,为同学们展示了一个研究者看问题应有的态度,回答了同学们的疑惑,在他看来,如果把一个民族的发展看做是线性的,那么神话必然是最源头的那一端。只有把握好了最源头的,与当今最流行的文化两端,才能把握住民族文化的脉搏,更交高屋建瓴的去看待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