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奖获得者陈思琳: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撰稿:学工部宣传中心 何锶涵 刘玉滢 摄影: 编辑:张倩瑜 发布时间:2021-01-18 浏览量:485
陈思琳,女,中共预备党员,法学院2018级法学专业学生,现担任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第十七届学生会负责人、法学院学生党支部党务助理和2018级法学二班团支书。她用实践告诉我们,将追求优秀变成一种本能,也是我们对生活方式、人生目标的一种定义。
自控慎独志更高,思维逻辑悟真道
大学的时间充满弹性,很多时间的安排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大学期间活动丰富,学生过于把时间精力花在课外活动上,可能有些心浮气躁,长久以往会忽视课堂学习。如何把专业课知识学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陈思琳认为,在课上认真听讲,吸收教材和课件上的知识点,紧跟老师的讲课思路,积极回答问题,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因为老师的经验和学问积累比学生多,在授课当中能够间接学习到老师自身经历后总结的东西,所以有效的听课可以为课下更深入的自学打好基础,同时可以引发我们更多的思考,拓宽我们的眼界。如果遇到繁杂晦涩的知识点,要学会构建体系化知识框架,合理分类、逐一攻破,形成详细、准确的知识网络,避免内容漏洞。在此过程中,可以与学科老师以及志同道合的朋友进行更深刻的交流。对于如今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的问题,她表示,上课时使用手机容易扰乱心智,有时将手机放在目光可及的地方会走神,一定要尝试放下手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坚持是最好的见证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陈思琳鼓励大家从内心接纳并喜欢学习,将学习当做既快乐又有意义的事情。她所学的法学是一门理论研究深刻、实践性质强的学科,需要在学习阶段广泛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融入到她的专业学习中,对此她饶有兴趣。因为热爱,所以对知识的探索和积累是充满激情的,学习效果就此显现。
在专业学习上,陈思琳秉持着谦虚上进的态度。她表示,不同学科存在思维方式的有所不同,我们应该进入多领域的学科,锻炼自己的综合思维,培养一种良好的学习思考方式,以弥补自己的缺漏。同时,用多领域的思维更好地帮助自己发展。
在专业学习之外,她强调,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去精进、加以锻炼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给同学们的课余时间带来不一样的收获,可能在不经意间发现了自己擅长的方面,并且成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陈思琳认为实践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专业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大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实习,在实习时一定是要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非被动的接受工作安排,多学多问才会有收获。在实践学习中,她发现虽然理论上是用法律解决问题,但其实在此过程中考虑的不仅仅是法律本身,还有法理和情理的结合,需要考虑案件的舆论走向、社会影响如何、类似案件是否能予以参照、对于同类案件的影响等。因此,她认为在思考问题时需要综合实践经历,避免思维定势化。
书中有云,懂得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往往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执行工作。在的法律领域里,不同的法律工作者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和技巧。例如,作为律师和当事人沟通、如何表达其分析的利弊,在法庭上如何抗辩,如何表达诉求能够争取最大的权益等都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来解决问题。同时还要具备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走入社会后,我们总要自己面对风风雨雨,在生活中难免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情,那么首先就需要学会稳定心态。她觉得要有意识地磨练自己的心境,抵御外来诱惑的干扰,坚持初心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行,并且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见贤思齐。无论是在学习、生活还是工作中,要养成一种专注、认真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繁杂的事务,首先应明确每项事务完成的先后顺序,然后专注完成手头事情,再做后面的事情,避免手忙脚乱。
陈思琳最后提出对大家的殷切祝愿:“希望大家在仰望星空的同时脚踏实地,秉持着治学的初心和对崇高人格的追求上下求索,在人生的道路上慎思笃行,臻于至善,愿每一个学子不负韶华,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