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大嘉庚学院党员社会实践队走进省级重点扶贫村——安溪县云溪村
撰稿:明 召 摄影:刘怡熳 编辑: 发布时间:2018-01-24 浏览量:29









为更好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了解农村基层党建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更好地备战 “第四届中国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课题项目《以“互联网+党建”助推安溪剑斗茶叶振兴计划》。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党员社会实践队员一行6人于2018年1月20日走进省级重点扶贫村——安溪县剑斗镇云溪村开展党建专题和项目课题调研。
1月20日中午,实践队员从学校出发经过两个小时的颠簸抵达剑斗镇,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培养办公室主任、省派驻云溪村第一书记李文灿热情接待了实践队员一行,并详细介绍了剑斗镇以及云溪村的基本情况。他指出,剑斗镇都是以茶叶为主导产业,近几年随着茶叶形势的变化,茶农的收入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同时因为泉州白濑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即将开建,作为库区的茶乡也要面临产业的转型升级。他希望我校党员实践队能够发挥大学生的专业优势和创新能力,用“互联网+”的思维帮助茶农实现茶叶的转型升级,早日实现脱贫摘帽。随后我校学生党建工作负责人、学工部教工党支部书记明召就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以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基本情况作了详细介绍。经过双方交流,大家对于此次调研的内容有了进一步明确,对于参赛课题项目的准备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20日下午,实践队员来到云溪村村部,并与云溪村党支部书记郑明生、村委会主任郑东等村两委干部进行座谈交流。据介绍,因为泉州白濑水利枢纽工程项目的影响,该村需要整村搬迁,所以该村脱贫工作面临很大困难,经过村党支部的认真研究,必须紧紧依靠茶叶这一主导产业来做文章,只有将茶叶产业做大做强,才能实现云溪村的脱贫致富。自从省派驻村第一书记李文灿同志到位后,在李文灿同志的牵头下,该村两委主干被选送到福建农林大学进修,并积极引进党的十九大代表廖红教授的土壤改良项目,助推该村优质高效生态茶园建设。随后,实践队员在村委会主任郑东的陪同下爬上茶山,实地了解查看茶叶生长种植情况,并走家串户,深入了解茶农的茶叶加工和制作流程。
实践队成员还实地参观了云溪村党员活动室,就农村基层党组织阵地文化建设、村部大楼视觉识别形象系统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对于云溪村的软环境建设,实践队员表示愿意参与其中,为云溪村文化建设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21日上午,实践队员在省派驻村第一书记李文灿、云溪村委会主任郑东的陪同下走进了福建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安溪县红星村。在红星村部,实践队员与村党支部书记王志成、村委会主任王添水、福建合赢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金姑、首席茶叶技术顾问王庆文等进行了座谈交流。随后在村党支部书记王志成和茶叶技术顾问王庆文的陪同下,查看了合赢茶叶公司的茶叶生产种植基地,详细了解了茶叶生产、营销的思路和模式。据介绍,该村有300多年的制茶历史,以“闽老铁”的品牌纵横茶叶市场,不管茶叶市场如何变化,他们坚持传统制茶工艺,坚持绿色有机茶的思路,杜绝使用农药,保证每一片茶叶的品质。通过与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红星村的对比,实践队员对于如何助推云溪村茶叶产业振兴,助力云溪村脱贫摘帽有更加成熟的思路和想法。
随着调研接近尾声,实践队员一行与云溪村和红星村两委干部在红星村党员活动室对此次调研实践活动进行了总结。我校学生党建负责人、实践队带队老师明召对当地党委政府表示了感谢,特别是对云溪村和红星村为实践队员提供实践场地和周密的保障服务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调研结束后,实践队会尽快形成课题申报书,希望借助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平台可以为当地的茶叶做一些宣传和推广。并表示希望可以跟剑斗镇以及云溪村、红星村结对共建,校地双方可以在党建共建、文化共建等方面展开合作,发挥高校学科专业优势,进一步支持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助力精准扶贫,并在服务地方发展中实现对学生党员的教育,拓宽学校的党员教育实践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