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新闻

资讯新闻

深耕育人沃土,播撒双创种子——双创优秀指导老师风采展示(一)

撰稿:   摄影:   编辑:   发布时间:2021-12-08  浏览量:7512

编者按:

    近年来,我校在双创赛事尤其是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全国最高规格和层次的赛事上取得不俗的成绩。这除了得益于我校长期以来形成的双创教育的丰沃土壤和人才培养新机制,还得益于有一批优秀的双创指导老师带领嘉庚学子披荆斩棘、为校争光。在新一轮的大赛项目挖掘和校内选拔开始之际,我们专访了几位优秀的双创导师,将在学工部网站集中展示他们的风采,期待有更多的老师同学投身双创事业!

一、指导老师简介

连智华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副教授,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管理学和法律双硕士。现任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国际商务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院长助理兼教研室主任。

2021年教育部“七个一百”优秀创业导师,福建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曾获评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老师、厦门大学优秀共产党员,7次获得福建省“互联网+”大赛优秀创新创业导师等荣誉称号,入选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项目,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参研国家自然基金等各类项目近10项;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等大赛获得省级金奖14次、国家级奖项16次,获得“大创”国家级立项6次等,其指导学生团队的事迹连续2次获评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先进工作事迹”。

  

周亮: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副教授,现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助理。担任福建省级众创空间创业导师、福建省级和漳州泉州市级科技特派员。

作为环境学院产学研与创新创业教育负责人,主持或第二排名参与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1个、省级应用型学科1个,主持《生态工程学》省级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2021年获省教育厅推荐参评国家级)、《环保创新创业训练》省级专创融合课程建设,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获评第一、三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年会指导教师优秀事迹。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中国创翼”等大赛获省级金奖5次、银奖6次、铜奖9次,国家级金奖1次、银奖6次、铜奖6次。

  

陈梦: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副教授,会计师,经济师,现任管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正大杯”、“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等大赛获省级金奖5次、银奖5次、铜奖6次,国家级金奖1次、铜奖3次;获得“大创”国家级立项6次,省级立项2次。

 

二、指导老师专访

连智华

近年来,在连老师的推动和引领下,有超过1000名学生参与“互联网+”、挑战杯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并取得较好的成绩。作为创新创业最高荣誉,在典型示范中激励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报效祖国。

2018年连智华老师指导实施“城归筑梦”创业扶贫计划,该项目深入老区展开细致的调研,带领着学生扶贫创业团队共修改了近400版的文本、深入基层乡村调查了1500份样本,挖掘出15个典型案例,获得22个权威专家联合推荐,获得营收600万元,直接帮助40人、间接帮助200余人解决就业问题,与政府及企业共签署了36份框架合作协议,带领学生发表了4篇论文,受到近10家媒体报道。该项目获得“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赛银奖、省赛金奖的好成绩。

20197月连老师带领红色双创导师团队指导带领“中天创客”项目学生深入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区之一的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聚焦临夏州建档立卡贫困户、残疾人、农户合作社等群体,针对当地优质农产品均面临销售难的窘境,帮助农户拍摄“抖音”短视频进行线上推广,探索出“电商+消费+产业”的扶贫新模式,通过打造电商扶贫产业链,促进“厦临”两地青年交流,持续掀起电商就业创业的高潮,助力当地脱贫攻坚。该项目为临夏培训电商人才869人,帮助439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直接就业,带动232名电商学员成功创业、103名建档立卡残疾人脱贫增收,还帮助电商学员在淘宝、京东等平台开设店铺247家,累计销售9442万。与当地200多个农业合作社达成战略协议,孵化品牌“西有农时”、整合供应链拉动消费扶贫,直接惠及1.2万贫困人口。

2019年,项目模式更是成功复制到宁夏泾源、内蒙古突泉,续写了一段嘉庚人参与的“山海情”。该项目也因此获得2020年福建省逐梦小康特别奖,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厦门日报等中央地方媒体进行了报道,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不仅是嘉庚学院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排头兵,也是守护着嘉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骑士。老师说:“做一名老师,和学生们在一起,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从毕业于厦门大学的母校情,直至到嘉庚学院的工作经历,连智华感受颇深。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他赋予鲜明个性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同学们亦师亦友,努力实现教育与教学的“合体”。连老师深受学生的喜爱,拥有众多亲切的昵称,“连哥”“大连”“连爸爸。很多毕业生都时常和他保持联系,回“嘉”时总会去拜访他。

此外,近3,连老师在指导“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双创项目的同时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难忘的经历。他具体解释说,指导创新创业让自己学会了保持“空杯心态”,向其他高校老师学习、向创业者学习、向同学们学习。与同学们共同解决面临的困难与风险,共享创业成功后的快乐与喜悦,这更是人生中难得的体验。当指导的双创项目学生一批又一批站在国赛、省赛舞台的聚光灯下时,幕后坚守的他却最是满足,他说:“我们能够给予同学们的其实只是跬步而积的知识增量。但我们一直在借囊萤微光,耕耘千年寂寞。”

周亮

对于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比赛,周老师有一些心得体会:首先,要因材施教,不是每位同学都适合创业的,需要通过RtCatch等人才测评模型,分析学生的性格类型和创业维度潜力,遴选队员;其次,设定好创新创业项目,根据项目需求,将学生按胜任力模型安排到不同岗位,增强人岗匹配度;再次,在创业训练过程中,教师主要扮演教练的角色,扶上马送一程后,放手让团队自运行、试错。

周老师认为:1)“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赛事提供了一个全国性舞台,同学们可以在台下看同龄人都在干什么,也可以自己上台展示交流;(2)赛事与社会紧密结合,要根据实际需求去提供产品和服务,有助于同学们提前接触产业、解决行业实际问题、做好职业生涯规划;(3)主流赛事的赛制成熟,过程透明,结果公平;(4)赛事的评审规则全面对标双创人才培养各个方面,参赛过程中,学生相应的创新创业能力会逐步培养起来。

周老师也谈到指导创新创业竞赛过程中碰到的困难以及收获。创新创业竞赛往往能全真模拟创业环境,在指导“智能婴儿车”、“纸要有你”、“红旗红树”、“林森科技”等项目中,团队遇上突如其来的逆境是家常便饭,不一而足。比如产品开发到一半发现方向错了,比如项目运营因抗疫需要而中断,比如核心成员突然退出,比如备赛辅导与期末考试冲突。这个时候,周老师会告诉团队成员这些逆境在真实的创业中都会遇上,鼓励团队主创带领全体队员锤炼逆风起飞、绝境求生的决心和胆魄,胸怀“全时待战、随时能战”的创业者心态去攻坚克难。最终他们都挺过了低谷,柳暗花明迎来了拿国赛大奖的高光时刻。所以说创新创业是一项充满激情、热血沸腾的活动,大家绽放青春力量,一起去做一件难而正确的事情,等到二十年后再相会,大家一定会感到很是难得;指导老师陪伴着大家成长,看到同学们拿下一项项荣誉,能力获得全方位提升,心智一步步成熟、做自己的主人,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事。

同时,周老师认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不矛盾,两者是有机融合的关系;科研反哺教学,科研成果对双创指导是一种强大的支撑。

最后,周亮老师想对参赛或者未参赛的同学们创新创业教育涵盖范围很广,从创新训练到创业训练、再到创业实践,每种形式都能很好地锻炼大家;创新创业赛事有很多种类型,有侧重学术创新的,有侧重技能训练的,有全真模拟创业训练的,也有真刀真枪创业实践的,大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赛事来锻炼自己。

陈梦

陈老师在指导学生参加双创赛事,主要包括三个方向:文案撰写、ppt制作、答辩思路。文案制作讲究逻辑清晰、商业性突出、核心竞争力以及佐证材料丰富等;ppt制作需精简美观、亮点突出以及注意逻辑的衔接;路演环节中需选择合适的讲解者,答辩环节中需具真实性与参与性。

陈老师在关于“大学生为什么要参加“互联网+”和挑战杯等创新创业大赛”的问题中谈到,一方面,创新是推动中国、乃至整个国际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另一方面,学生们可以通过参加创新创业这类赛事,去学到更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能力。在此陈老师也鼓励同学们可以多多去尝试双创的活动。

在指导比赛过程中,她不仅感受到了比赛的魅力,也收获到了很多东西:全面提升了自身综合素质、学到了更多技能、提高了沟通交流能力、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和荣誉奖励。当然,陈老师在也强调,不要太过看重于最后的结果,去感受比赛过程的魅力和收获更重要!

最后,陈老师想对参赛和未参赛的同学提一些建议:第一,要有踏实肯干、吃苦耐劳、敢于尝试和不畏失败的良好品质。第二,要有明确的目标并能提前规划好目标。第三,要找到一个好的合作伙伴,可以节约更多效率。第四,学无止境,尽可能多去了解不同专业的知识。陈老师也希望能够以后有机会跟大家在双创活动当中更多的一些沟通和交流,希望有更多的同学和老师,能够有机会合作进行双创类的一些活动或比赛。

新时代大学生要在勤奋学习中练就过硬本领,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我校聚焦双创,以赛育人,打造“三全五跨”双创实践育人体系,将双创教育全方位融入教育教学,引导全体教师参与,面向所有学生倡导“尊重个性,提倡自主”。

再一次提醒参赛的师生们,我校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秋季赛文本征集工作将于2021122017:00截止,请师生们做好相关准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