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工队伍建设
学工部开展第一批学生工作特色创新项目结项答辩工作
撰稿:学工部 吴婷婷 摄影:青年融媒体中心 赵浩男 编辑:张倩瑜 发布时间:2023-11-21 浏览量:10
11月16日,学工部在公共教学楼1号楼208教室开展第一批学生工作特色创新项目结项答辩工作。院长助理、学工部部长、团委书记姚祖婵,学工部副部长郑文钰,学工部部长助理王虹、孟靖岳,团委书记助理李胜男、杨鹏担任评委,全体辅导员以及学工部、团委职员现场观摩学习。
7个立项项目负责人通过现场PPT展示,对项目实施情况、项目育人成效、项目成果推广情况等方面进行汇报。
国际商务学院“党建+双创,构建协同育人机制”项目充分发挥红色导师团队和党员学生带头示范作用,构建“一全二线三课四从五跨”育人体系。项目建设周期,该院2名学生获“福建省大学生创业之星”;435名学生获大创立项;429名学生参与“互联网+”“挑战杯”等A类学科竞赛,获省级以上奖项37项;135名学生参与“品牌策划”“服务外包”等B类C类学科竞赛,获省级以上奖项51项。
会计与金融学院“以奖促建,培育优良学风”项目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把学风建设融入班级日常管理,培育更高效、更上进、更团结、更自律的优良学风。项目建设周期,2603名学生参加无手机课堂;1000余名学生参加学习经验分享会;2658名学生参加班级自习活动,其中423人参加班级自习次数达30次以上。
英语语言文化学院“知行阅读”系列活动以英语阅读比赛为主要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发展情感和思想能力,用西方人所能够接受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从2021年至今,该项目举办5次阅读比赛,共有12个院系的326名学生参加;开展线上线下阅读分享会;成立“跨文化交流借阅馆”。“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我校指导团队将该项目纳入赛事人才发现和培养体系。
人文与传播学院“传统育人,红色育德”全融合文化育人项目,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学院特色文化有机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举办中华诵经典诵读大赛,汉字书写大赛,“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传统文化主题短视频大赛,红色文化主题舞台剧大赛、征文比赛、海报设计比赛。该项目以项目成果支撑材料和系列活动之一,助力该院《新文科背景下交叉学科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创业实践综合教学改革》获我校第六届教学成果特等奖。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构建“赛-学-创”三位一体的学生活动开展模式,以学术竞赛为媒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学风建设为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以开拓创新为方向,提升学生成果转化率。该院建立“专人专教师专教研室”对应负责相关学科竞赛制度;加强4个学术型社团建设与管理;开展系列学术性讲座;定期举办学术竞赛培训。项目建设周期,该院学生511人次获省级三等奖以上奖项。
管理学院“一二•九”系列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将自身之发展与国家民族之进步紧紧结合起来,砥砺成才报国之志。项目建设周期,举办了“阅恢弘历史,抒爱国情怀”诗朗诵比赛、“挑战运动极限,演绎健美人生”运动打卡、“不朽朱砂丹心,一二九忆峥嵘”学习教育主题团日班会、“幕后嘉音,此声有你”配音大赛。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弘扬劳动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项目,以实践育人为出发点,将劳动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组织学生参加红树林生态保护活动与生态修复工程、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大学生市政环境类创新实践能力大赛等活动和赛事。项目建设周期,该院学生获相关学科竞赛省级以上奖项52项。
评委老师通过审阅结项报告、聆听答辩汇报,对各项目进行点评。评审结束后,姚祖婵进行总结,她指出,学生特色创新工作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要平台,各院系要整合基层力量、拓展育人主体、提高学生主动性,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强化学风建设,立足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培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育人项目,形成可示范、可引领、可推广的典型做法。
据悉,为进一步丰富学生工作内涵,提升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推进“一院(系)一品”平台建设,学工部于2021年开展了第一批学生工作特色创新项目评选工作,最终对7个项目进行了立项建设并给予经费支持,立项建设周期2年,目前7各项目已顺利结项。